巧用三把金钥匙 守好金融安全门 | 厦门市委金融办持续深入推进金融风险防控工作
时间:2025-08-22 10:47

  在“厦门市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期间,我市各区举办了多种多样的防非宣传活动。

 

  近期,《为有源头活水来——习近平同志在闽金融论述与实践启示》在我市引发热烈反响,文中提出,守住风险底线,是一切金融工作的前提。传承弘扬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市委金融办不断完善金融风险防控工作机制,探索打造三把“金钥匙”,坚持风险隐患深入排查、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宣传教育全面铺开相结合,维护辖区金融稳定发展大局。

  一、“深查细究”金钥匙 拧紧风险“安全阀”

  当前,我市构建了非法金融活动风险防控体系,借助“数据驱动+科技赋能”扩大监测覆盖范围,针对账户资金异常、非法金融活动资金行为等特征,构建异常校园贷、利用老年人进行非法集资等模型,实行非法金融广告7x24小时监测,推动金融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十四五”期间,我市新增非法集资刑事案件数量逐年稳步下降,非法集资陈案积案得到有序化解。今年4月,我市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的积极成效获全国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部际联席会议通报表扬。

  二、“协同治理”金钥匙 解开纠纷“千千结”

  市委金融办持续完善金融工作央地协调机制,建立市区两级防非打非工作机制,推动金融管理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风险共防、问题共治的工作协同。同时,设立全国首家“府院协同”的地方金融纠纷调解中心,打造了诉源治理协同平台、监管投诉处理疏导平台和调诉一体机制。推动设立市地方金融纠纷调解中心“集美枫桥驿站”和“同安枫桥驿站”,让金融纠纷调解服务直达“家门口”。截至6月底,中心共受理各类金融纠纷案件2.32万件,标的额18.23亿元,共疏导化解消保投诉纠纷2664件。

  三、“立体宣教”金钥匙 擦亮全民“防诈眼”

  围绕平安建设、消费者权益保护、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等主题,市委金融办策划全媒体宣传,覆盖报纸、广播、网络以及地铁、BRT、公交等交通平台,打造了全国首列“防范非法集资地铁专列号”,推动各区打造防非宣传长廊,组织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短视频大赛、团队竞赛等,多渠道推动公益宣传走深走实。依托金融营业网点、便民服务区等宣传阵地创建36个防非社区和22个宣教点,打造20个集宣传学习、打卡互动于一体、实现各区全覆盖的防非驿站,以及一批“家门口”的防非宣传教育基地,增进广大群众对非法金融活动的认知。

防非宣传“一区一品” 形式多样深入人心

思明区:防非课堂搬进百年老街

  思明区将“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活动与中山路百年老街历史文化相结合,打造主题街区,融入防非知识长廊、非遗手工体验、趣味游戏等多种宣传方式,吸引市民游客参与。宣传月期间还持续开展防非系列讲座、宣传进社区等活动,持续扩大影响力。

  思明区防非宣传员黄鹏远提醒您:高息诱惑是陷阱,非法金融活动要警惕,不贪不信不参与,守好钱袋莫大意,理性投资认正规,举报违法齐努力,金融安全共维护。

湖里区:调动基层力量 织密防护网

  湖里区建立起防非长效宣传机制,结合辖区文化开展文艺汇演、防非法制大课堂活动;线上线下协同宣传,制作闽南话微电影、元宇宙短视频等特色内容;调动社区基层力量,打造包含防非网红打卡点、驿站、宣传长廊及教育示范社区的宣传矩阵,织密金融安全防护网。

  湖里区防非宣传员黄倩提醒您:非法金融危害大,理性选择投资渠道,自觉远离高息陷阱,共同守好钱袋子。

集美区:一行业一特色 实现精准触达

  集美区联合各部门进社区、高校、企业、养老院开展防非宣传,运用主题舞蹈、防诈小品、普法漫画等多形式为市民解析诈骗案例,并推进各镇街、金融机构用好营业网点、教育基地、便民服务区等做好常态化宣传。打造“一行业一品牌一特色”防非宣传格局,精准面向各行业人群,筑牢多层防线。

  集美区防非宣传员张雅萍提醒您:正确辨别非法金融活动,依法选择理性投资渠道,关注官方发布的风险提示,积极参与非法线索举报。

海沧区:防非普法融入闽南文化

  海沧区形成了“机制优化+宣传创新+平台拓展”立体化治理体系,通过专项整治、特色普法、全民参与等举措,结合“部门联动+长效监管”及“闽南文化+沉浸式体验”普法品牌宣传等,维护辖区金融稳定与群众财产安全。

  海沧区防非宣传员李雅珍提醒您:面对高息理财承诺,请先静下心为本金安全盘算。“稳赚不赔”看似诱人,实则暗藏陷阱。

同安区:多部门联动 风险早发现

  同安区构建完善的监测预警体系,发挥基层网格员、社区工作人员作用开展拉网式排查,并建立多部门联动的打非工作机制,做到风险早识别、早处置。针对学生、征拆村民、务工人员等群体,精准开展学金融知识品奶茶、金融知识进景区、金融知识进征拆村等活动。

  同安区防非宣传员陈荣溢提醒您:自觉抵制高利诱惑,不盲目投资、不轻信他人介绍的项目,守护好自身钱袋子安全。

翔安区:防非宣传天天见村村响

  翔安区有效结合基层宣传、媒介宣传、部门联动宣传和集中宣传,提高辖区居民防非意识。发挥各镇街、重大项目拆迁工作点、社区网格员、小区物业等基层力量,结合日常管理开展宣传教育;通过张贴海报、入户宣传、发送短信、播放专题视频和音频等,形成“天天见、处处播、村村响”氛围。

  翔安区防非宣传员谢江森提醒您:非法集资往往以高额回报、稳赚不赔为诱饵,暗藏巨大风险,参与者很可能血本无归。请提高警惕,树立正确理财观念。

厦门自贸片区:未雨绸缪 把好招商准入关

  自贸委持续优化工作机制、开展特色活动、强化各式宣传,提升企业和群众防非意识。严抓招商质量,对地方金融组织严格审查准入条件,把好准入门槛;实时监测和预警可疑资金流动,设立24小时投诉电话,接受群众举报线索;多管齐下开展宣传,与相关部门、公安和街道社区合作,将防非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厦门自贸片区防非宣传员李惠婷提醒您:保本高息是陷阱,转账扫码要核实;理财查牌照,集资看批文;守住养老钱,幸福才稳当。

火炬高新区:服务与宣传并进 潜移默化惠企

  火炬高新区通过“快速协同联动、细化常态宣传、重点结合活动”方式,多层次推进防非宣传。结合“一区多园”特点,建立园区服务单位联络员机制,并与行政区联动服务企业;打造“常态宣传、服务跟进、活动强化”立体宣传模式,园区处处有宣传,结合日常企业走访,加强专业服务与知识普及。

  火炬高新区防非宣传员林美娟提醒您:投资理财别贪高息,陌生平台定要小心。可疑产品查验资质,遇到骗子立马报警。守住血汗钱,远离非法集资。

  来源:厦门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